“我就是要皮皮!我就是要皮皮!”路路一边哭,一边尖叫起来,双手紧紧地抱着笼子。妈妈真的生气了,用力夺过笼子:“皮皮死了,尸体上会有细菌,难道你想生病吗?”妈妈打开门,将死了的皮皮连笼子一起扔到附近的垃圾桶里。
路路哭得更伤心了,妈妈认为这是原则问题,不能向孩子妥协,于是便不理他。到了吃晚饭的时候,路路还在哭,饭也不肯吃。好不容易哄睡着了,半夜里,路路好几次从梦中哭醒,竟然还发起烧来。妈妈又急又气:“为了一只仓鼠,这样吃不下饭,睡不着觉,那么脆弱,以后可怎么办啊?”
孩子幼小的心灵是脆弱而敏感的,哪怕一件衣服、一个玩具的失去也会令他们难过半天,更别说与自己朝夕相伴的宠物、朋友,甚至亲人了。为此而指责孩子是不公平的,甚至是愚蠢的,因为假如孩子因此而受到责骂,原本柔软的心就会变得坚硬,原本善良的本性也有可能变得冷酷无情。所以,当孩子失去最心爱的东西时,请允许他悲伤,让他尽情地哭泣,只有当悲伤的情绪发泄出来后,孩子的身心才会更加健康。
有的家长为了帮助孩子尽快从失去心爱之物的悲痛中走出来,会采用转移法,就像上文中路路的妈妈一样,用最快的时间重新买了一只小仓鼠。但是,路路一直哭着喊:“我只要我的皮皮!”这说明,孩子需要的并不是一个替代品,他们伤心是因为与所失之物之间已经有了感情。当然,转移法或许会对一部分孩子有效,或者说暂时有效,因为当孩子拥有了新的宠物、玩具或衣服时,他们悲伤的情绪会得到一部分转移;但更多的事实证明,转移只是暂时的,孩子心灵所受的创伤并不能完全治愈。况且,如果孩子不能学会从失去某一事物中走出来,不能学会悲伤情绪的自我调控,那么当新的宠物、玩具或衣服失去时,他就会再次陷入悲伤之中。如此反复,对孩子的身心是一种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