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学以为己,未尝虞人之欺己也,恒不自欺其良知而已;未尝虑人之不信己也,恒自信其良知而已;未尝求先觉人之诈与不信也,恒务自觉其良知而已。是故不欺则良知无所伪而诚,“诚则明”矣;自信则良知无所惑而明,“明则诚”矣。明、诚相生,是故良知常觉、常照。常觉、常照则如明镜之悬,而物之来者自不能遁其妍媸矣。何者?不欺而诚,则无所容其欺,苟有欺焉而觉矣;自信而明,则无所容其不信,苟不信焉而觉矣。是谓“易以知险,简以知阻”,子思所谓“至诚如神,可以前知”者也。然子思谓“如神”,谓“可以前知”,犹二而言之,是盖推言思诚者之功效,是犹为不能先觉者说也。若就至诚而言,则至诚之妙用即谓之“神”,不必言“如神”;至诚则无知而无不知,不必言“可以前知”矣。
【译文】
来信又说:“人情诡诈,层出不穷,如果用不信任的态度来加以防范,往往受到欺骗,一旦发觉人家欺骗自己,自己又会掉进逆诈的深渊,并怀疑他人的不诚信。逆诈就是欺诈,猜测人家不诚信就是不信人,被人欺骗又不是觉察。能够不逆诈,不臆不信,而常常能预先觉知,这唯有良知才做得到。然而,其间不容有丝毫的大意疏忽,心稍有疏忽,就会被欺诈蒙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