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帝位的赵惇,不仅后宫生活不检点,甚至觉得自己再也没有必要装出一副“孝子”的模样,来讨赵昚的欢心了。因为在他继位之初,也曾效仿赵昚侍奉赵构的先例,每月四次朝见重华宫,偶尔也会陪赵昚宴饮、游赏。但是,没过多长时间,他就开始找借口回避这种例行公事。慢慢地,他们父子间的隔阂就显现了出来。赵昚也清醒地意识到,这个儿子,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儿子了,心中不免有些心寒。但当时他已经患有疾病,除了在心底里责怪儿子不孝,实在不能再做些什么了。
绍熙五年(1194年),赵昚被病魔缠身,甚至失去了自理能力,就连下床也很困难。按理说,父亲病了,作为儿子的赵惇应该常来探视,可是赵惇却一次也没有入宫探视,更别说在榻前守候父亲了。亲生儿子冷落自己到这种地步,赵昚心中充满了失望与忧伤,病情急转直下。同年五月,赵昚病重。而此时的赵惇竟然还在后宫玩乐,对于父亲的病情,他一个字都没有过问。太学生们实在看不下去了,便写了一篇《拟行乐表》,其中两句是这样说的:“周公欺我,愿焚《酒诰》于康衢;孔子空言,请束《孝经》于高阁。”很明显,他们这是在讽刺赵惇的不孝无德。为此,朝中大臣们也不止一次劝谏赵惇,但他从来不听从劝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