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 参见张法:《中国文学理论学科发展回望与补遗》,载《文艺研究》,2006(9)。
[92] 余虹:《文学理论的学理性与寄生性》,载《文学评论》,2007(4)。
[93] 李春青在2004年就指出过:“任何一种文学理论都必然有所依托——在它背后总有一种可以称为‘元理论’的东西存在着,或是政治的,或是宗教伦理的,或是哲学的。这就意味着文学理论根本上乃是一种‘中介性’的理论,即某种‘元理论’通向文学的必经之路。”参见李春青:《文学理论的中介性与合法性》,载《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4)。2005年,李春青又撰写了相关论文《谈文学理论在社会文化系统中的位置》(《文艺争鸣》2005年第4期)进行讨论。查阅文献,我们可以发现有不少学人对文学理论知识的特性进行了揭示。比如,李西建也曾指出:“从学理的维度看,文学理论的知识形态不只是一个学科自足性的概念,而且是一个既与学科的知识谱系密切相关,又包含和融汇着其他学科的特定的思想、观念、理论与方法的多元知识系统。”参见李西建:《文化转向与文艺学知识形态的构建》,载《文学评论》,2007(5)。冯黎明也曾指出:“文学理论,却从来未曾完全独立过。即使我们把圣伯夫以后的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视作文学理论作为学科知识形成的过程,但实际上19世纪以来的任何一种文学理论,都是靠从其他学科那里借取方法、观念以及术语、概念来建立自己的话语系统的。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文学理论虽然有自己的考察对象,即文学活动,但它对文学活动的阐释视点和阐释方法,却依赖于其他学科的供给。尤其是近代以来在‘西学东渐’中建立起来的中国的文学理论,其理论话语并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性。像启蒙至当代的西方文学理论一样,时而从属于伦理学,时而从属于哲学,时而从属于社会学,除此之外它的主人还有语言学、心理学、人类学等。所以,近代以来的文学理论是一个不断接受招安的角色。它是在‘亲友’的接济下过日子的。”参见冯黎明:《明天谁来招安文学理论?》,载《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5)。当然,不同的学人在指出文学理论这一寄生性之后,因其问题意识不同,会有不同的阐发和研究旨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