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光远率先开启了这场讨论的先河。他于1978年发表了《重视培养人的研究》一文,认为:“现在流行着一个观点,认为教育完全是上层建筑,这是不完全确切的。”“在教育这种社会现象中,虽然包含有某些属于上层建筑的东西,但是整个说来,不能说教育就是上层建筑。”③这激起了此后10多年时间里关于“教育本质”的大讨论。
这场讨论中提出的并在一定程度上引发冲突的观点主要有:“上层建筑说”"生产力说""特殊范畴说""实践说"等。"上层建筑说"的论据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从教育史上看,“教育总是为政治经济所决定,教育反映政治经济,也为政治经济服务”,所以,教育是社会的上层建筑。教育是通过培养人来为政治经济服务的一种社会上层建筑。①还有论者就作为上层建筑的教育所具有的特点展开了专门论述。②二是从现实层面来看,尽管教育中有不属于上层建筑的因素,但教育中不属于上层建筑的部分是次要的;教育中有非上层建筑的因素,这并不妨碍“教育是上层建筑”这一结论的得出。教育的目的、方针和政策是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在教育上的集中反映。居于教育体系中的核心地位的教育目的,对教育的内容、方法和形式都起着制约作用。所以从根本上来说,教育属于上层建筑。③“生产力说”的立论依据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教育作用于人,而人是生产力的一个要素,从而教育也就成为直接的生产力。④二是教育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途径。⑤“上层建筑说”和“生产力说”都试图把教育“放进”马克思恩格斯所揭示的社会结构理论中,以为如此便可揭示出教育的本质。现在看来,这只不过是对教育的社会属性的探讨,也可被看作一种对教育与社会之关系的揭示,而从根本上无关于教育的真正本质。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本质理应是就对教育实践行动的内在洞明而言的,直接指向实践行动本身,而当时所有相关探讨尚都围绕在教育实践行动的外围,也正是在这些彼此论争的观念中,我们可以看到对教育的社会属性的理解,并且误把教育的社会属性当作教育的本质。论争后期出现的“特殊范畴说”和“实践说”都是作为“社会属性说”的悖论而提出的,所提出的“传授知识”“促进个体社会化”“促进人类自身的生产”“社会劳动能力的生产”等观点是对教育职能的探究。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