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唐晞发状况
《世说》:“谢万造王恬,坐少时,王便入门内,谢以为厚待己。良久,乃沐头散发而出,亦不坐,仍据胡床,在中庭晒头,神气傲迈,了无酬对意。”唐杜甫诗云:“当风晞白发。”是亦沐后,欲发得风易燥也。
周栉发器
《内则》:“栉用椫注:白理木。栉,注:梳也。发晞用象栉。”注:“沐发为除垢腻,故用涩木以为梳也。晞,燥也。沐已干则发涩,故用象梳以取滑也。”
汉、唐理发用梳
《说文》:“梳,理发也。”《释名》:“梳,言其齿疏也。”《长杨赋》:“头蓬不暇梳。”《唐书·吴竞传》:“朝有讽谏,犹发之有梳。”
若周时越人则剪发不冠
《韩诗外传》:“越王勾践使稽廉献民于荆王,荆王使者曰:‘越,夷狄之国,请欺其使者。’荆王曰:‘勾践,贤人也,其使者必贤,子慎之。’使者出见稽廉曰:‘冠则得以俗见,不冠不得见。’稽廉曰:‘夫越,亦周室之列封也,处江海之陂,与魭鱣鱼鳖为伍,文身剪发,而后处焉。今来至上国,必曰“冠得以俗见,不冠不得见”,如此,则上国使适越,亦将劓墨、文身、剪发,而后得以俗见乎?’荆王闻,披衣出谢。”